更新时间:2024-05-30 16:16
故事由一个建筑设计方案开始。Leo Waters (Anthony LaPaglia饰)早年设计的一个建筑群方案,现在成为了一个暴力、毒品、罪案发生的危险地带。而现在居住其中的Tonya Neeley(Viola Davis饰)一直都在争取政府重建这一区,因此她找到方案的建筑师Leo,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专业支持。而Leo认为自己的设计责任只在于建筑的设计,而之后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并不在于自己的责任范围,而且他也不赞同设计当中所产生的问题。
故事就由这一个黑人密集区带出两个家庭两个阶级的问题。Tonya的儿子因为这个设计方案而死去,而长期居住其中也让她感到这个地区所发生的严重问题。片子就多次把Tonya所住的小区和城市高尚建筑进行对比,密集的楼层设计与死气沉沉的多户式楼宇设计就如牢房般。而相较之下,城市中的建筑外观富时尚感与使用性,也顾及到周边的艺术装饰。当中就鲜明反映出美国社会当中悬殊的贫富差距,本来就作为美国社会受压迫的黑人阶层,注定只能居住在如牢房般的“集中营”当中。所以,当Leo的儿子Martin来到小区视察的时候,经过的黑人都对他充满敌视。影片还是回到美国现实题材的重点:种族矛盾。
Tonya的女儿一直都不赞成母亲继续她的行为,她认为母亲争取重建其实是因为她不能放下儿子死去的事实。这种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于的还是沟通问题,对于母亲的爱,女儿是轻视的。她不知道母亲的争取目的是在于给自己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给大家一个良好安心的居住环境。片子通过女儿把母亲给的蛋糕随手扔到了垃圾桶表现出女儿的淡漠。但当女儿跟小区中的小混混站在一起的时候,母亲的冲动驱赶就表明了母亲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这冲动也一样没有得到女儿的理解,只是换来女儿的担心与不满。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与不理解,在Leo家表现出来的是两代间的疏离。Leo有一对儿女,儿子从学校回到家,女儿刚满15岁,父亲对儿女们既是宽松的管教,同时又是约束的导向。儿女们对于父母都充满着不理解,尤其是女儿,对于成年的迷惘让她感到恐惧。她想脱离父母的约束,同时心中又充满对异性的好奇。出现在酒吧中,遇到善良的司机,她想跟他做爱,想通过做爱而让自己有所领悟。但被对方拒绝了。刚回到家的儿子,尤其反对父亲的种种做法,对于女儿的教育、对于工作的责任、对于Tonya的事情的态度,这种叛逆促使他来到Tonya的小区,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父亲他的看法是错的。而在小区中他认识了一个黑人男孩。男孩刚开始误会自己的性取向,让儿子对自己的内心真实有了一次反省。两代之间的疏离,因为两代对自己的隐瞒,对彼此的误会。
由于片子的主题,很容易可以联想到《American Beauty》。而此片是导演Matt Tauber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尖锐性虽集中在大问题,表现主题也多是通过象征性的场景,但其演员的表演又是至关重要。Anthony LaPalia就当然好戏,看惯他在《寻人密探组》的冷静大气,在此片中因为夫妻间的矛盾而发泄出的几句“F**K”就尤为震撼有质感。而演她妻子的Isabella Rossellini虽只有几个镜头,但因为她的一双大眼睛,从导演都可以从她的眼神中说出话来。尤其是有一段,Leo点着了香烟,妻子为了不让他把烟灰弄脏地方就到厨房拿烟灰缸,当她会到饭厅时,已看到丈夫把烟灰弄到碟子上。这里镜头就以妻子的视角来给碟子上的烟灰一个特写,从中表现出妻子之后会因为这些烟灰而失控。之后画面回到夫妻二人,妻子失神地看了碟子一眼,而丈夫还在唠叨着,妻子拿起碟子就往墙角摔去,丈夫为妻子这突入起来的行为吓着了。这一连串的镜头都深刻表现出妻子在这个家庭中承受的无形压力,也让她不知不觉得形成自我强迫的心理危机。讲起这一场,突然想到《美国美人》的那一场用餐戏,丈夫终于忍受不了妻子的不尊重,把面前的碟子扔到墙上去。餐桌上的器皿往往成了中产们心理发泄的最好工具。
影片其实是改编自David Grieg的同名话剧,而本片在结尾则以开放式的处理,儿子来到黑人男孩跳楼的阳台,向下望去,出现与黑人男孩跳楼前所看到的同样画面,此时儿子察觉阳台还有人,是他父亲。这个结局是想告诉观众,之后父子两人会把彼此内心的压抑与秘密都发泄出来,两代人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或者只是想告诉观众儿子因为父亲的这个出现而挽回了自己轻生的念头?